励精图治 开拓创新
努力为“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2016年度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大会报告
(2016年2月24日)
同志们: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三届十次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认真总结2015年和“十二五”的工作,研究“十三五”工作安排,部署2016年工作任务,为开发区“十三五”的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一、2015年工作回顾和“十二五”发展成就
2015年,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在生态工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创新提升、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都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经济总体承受下行压力,财政收入有新突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208.9亿元,同比下降13.1%;固定资产投资50.3亿元,同比下降19.2%;实现进出口总额2.7亿美元,同比增长24.7%;完成财政总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2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6亿元,同比增长12.6%。
二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产业项目引进有新进展。全年实际利用市外内资47.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817万美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26.4亿元,引进亿元以上大项目16个。天地物流、昶丰新材料等9个项目完成供地。
三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循环化改造有新亮点。东扩市政路网工程、标准厂房、科技孵化器、机器人产业园改造项目相继完工;动工建设东三路南段等工程;建设蒸汽管网20公里,集中供热覆盖80家企业;建设天然气管网10公里;获批园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
四是企业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产业培育有新成效。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获批国家火炬智能装备及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中广电器、必发88中心电机获批省“两化融合”专项示范项目,18家合成革企业开展省级“机器换人”改造试点。富来森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新增股份制企业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全年直接融资16.3亿元。
五是低效整治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有新提升。整治“低小散”企业101家,淘汰高污染企业7家;整治闲置用地624亩、处置低效用地1184亩;全年完成“五水共治”投资3.2亿元,合成革行业废水COD、氨氮实现基本稳定达标排放;废气中DMF、VOC等主要特征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完成节能减排降耗各项目标任务。
六是民生事业进一步发展,美丽城乡建设有新特色。完成房地产销售17万平方米;基本建成余庄前农民安居工程和沙溪亭公寓二期等项目;新开工800套保障住房项目;秀山路小学、江南路中学建设有序推进;完成迁建安置729户;355户“4600元以下” 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超额完成“三改一拆”工作任务,高标准落实“六边三化三美”工作;社会总体和谐稳定,群众幸福感明显提升。
过去一年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为开发区“十二五”发展划好了句号。
五年来,发展平台得到提升,产业特色逐步显现。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被列为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全省开发区生态化建设试点园区、省两化融合绿色安全制造信息化试点园区;相继成为国家火炬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中国水性生态合成革示范基地。
五年来,经济总量稳步增加,工业定位逐步突出。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57.3亿元,是2010年的1.4倍,年均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50.3亿元,是2010年的2倍,年均增长22.5%,其中工业投资21.4亿元,是2010年的1.5倍,年均增长16.8%。进出口总额2.7亿美元,是2010年的4.1倍,年均增长32.4%。
五年来,科技竞争力不断提升,创新能力逐步增强。累计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3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9家、省级创新型试点示范企业3家、省级企业研究院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3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培育拟上市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家,另有签约企业7家;引入高端人才74人,其中“国千”4人、“省千”7人、绿谷精英18人。
五年来,财政收入大幅提高,税收结构逐步优化。2015年开发区财政总收入是2010年的3倍,年均增速3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2010年的4.2倍,年均增长35.8%;主要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合计入库4.4亿元,同比增长44.2%。合成革等传统行业入库税收占比从2010年的86.5%下降到2015年的16.3%;生物医药行业入库税收占比从2010年的1.9%上升到2015年的30%,入库税收结构更加合理。
五年来,发展空间有序拓展,城市建设逐步加快。整体开发建设规模从14.4平方公里拓展到近30平方公里,东扩区块建设全面铺开。凯震商贸物流城、电商产业集聚园、国际汽车城、江泰国际星城等一批商贸综合体相继建成。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60万平方米。路网、电网、供热网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市场等功能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一江双城”规划下的南城框架基本形成。
这些发展成绩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直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所有企业家、建设者和开发区全体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向所有关心支持开发区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向所有为开发区作出贡献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近年来开发区经济增速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总体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多项经济指标出现了连续下滑的状况;一大批企业市场竞争力不高,产能发挥不足,闲置低效用地的问题突出,生产要素严重浪费;招商引资项目履约率低,项目退地情况较多,部分项目未能如期达产,新兴产业总量偏小;做大经济总量、提高效益质量、增强发展后劲、改善生态环境等任务非常艰巨。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并在下步工作中着力解决好。
二、“十三五”时期奋斗目标和2016年主要任务
“十三五”是全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的重要时期;也是开发区全面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实现生态产业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开发区作为生态产业主平台、转型升级主战场的定位更加突出,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的目标更加明确,突出生态工业、加快结构调整的要求更加具体,重拳去污治旧、激活资源要素的任务更加紧迫,精准招商引资、培育新兴产业的措施更加务实,产城融合发展、城乡协调推进的机遇更加成熟。
为此,我们提出“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四个全面”、“五个发展”战略布局,以“八八战略”为总纲,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树立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的“双底线”思维,以建设“美丽南城、活力新区”为总目标,加快构建“3+1”生态产业体系,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浙江生态产业发展的示范区、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样板区和产城融合发展的引领区,为建成较高质量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定基础。
“十三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开发区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对全市经济社会的贡献率明显提升,具体要实现“12345”:即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年均增长11.8%,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达到6%以上;财政总收入20亿元,年均增长17.3%;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左右,完成招商引资400亿元;到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00亿元,年均增长19.1%。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归零翻篇”的起步之年。我们既面临着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挑战,又迎来生态红利、改革红利、高铁红利所释放出的机遇,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开发区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规上工业产值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实际利用市外内资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500万美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22亿元。
做好今年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以强招商促投资、抓转型促发展为目标,扎实开展“招商引资提质年、项目推进攻坚年、创新驱动突破年、转型升级深化年、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不断强化生态、土地、资金、民生和平安五大保障,努力做到扩量提质,强能增效。
一是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开展“招商引资提质年”活动
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招商机制。出台开发区今年“1号文件”《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成立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设立三个专业招商局,按照“3+1”产业定位要求,突出专业招商,整合各类招商资源,更加注重招商项目质量,力争引进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亿元的大项目21个;入选“绿谷精英”对象2人,申报成功“省千”2人。
实行全员招商,拓宽招商区域。确定每位班子成员每年的招商引资任务数和引进项目数;相关局室均有招商引资任务;鼓励各类组织及社会中介人士积极参与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以产业为导向,稳固温台金,深化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长江经济带等目的地,主动对接美国、德国、瑞士、乌克兰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强化政策研究,促进项目落地。突出招商政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健全奖励扶持政策与项目建设进度、投资强度、预期效益等条件相挂钩的机制。建立全员、全程、全责联系招商项目和服务入园项目制度,实行招商项目落地预警机制,强化招商项目合同管理和综合验收管理,及时跟踪掌握项目实施进度和运行情况,努力提高招商项目的合同履约率、投资到位率和投产达产率。
二是全力抓好扩大有效投资,开展“项目推进攻坚年”活动
以政府投资为抓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启动富岭西区块路网PPP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东扩二期绿化景观工程;加快秀山路小学、江南路中学、低丘缓坡展示馆等项目的建设进度,着重保障杨梅山统建房、余庄前安置房、富岭安置房和沙溪亭安置房配套等项目建设,加快富岭区块项目和东扩二期路网配套建设,力争完成政府性投资10亿元以上。
以产业投资为重点,不断加快招商项目建设。通过制作项目建设流程图等挂图作战方式,推进科赛生态科技小镇、维康医药产业园、盈创3D打印建筑产业园、民用商业卫星、水阁南化工区块、潘田区块等一批产业项目落地开工;重点督促卓普印刷、实诚塑业、昶丰新材料、汪琦哲等一批已开工的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尽快建成投产。
以循环化改造为载体,不断加大技改投入。扎实推进国家级和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项目,启动实施33个合成革产业升级改造、生物医药产业关键补链、节能环保装备关键补链、产业链综合配套补链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计划完成投资6亿元。实施和推广“机器换人”、“两化融合”两大省级示范试点,引导、支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全年实施各类技改项目50个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4%。
三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创新驱动突破年”活动
完善科技创新平台,提高企业科技竞争力。新增标准厂房2万平方米,加快推进科技孵化器、生物医药加速器和机器人创业园二期等平台建设,加强对孵化项目的综合评价和绩效考评,建立孵化退出机制;建设合成革及新材料等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启动建设国家合成革及新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修订科技成长型企业培育管理办法,建立科技型企业库,开展阶梯培育,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鼓励众创和企业技术创新;争取新增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省级科技型企业。
创新企业融资方式,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主动对接金融机构,落实危困企业帮扶措施,用好小微企业帮扶资金;建立机器人产业和其他产业的风投基金,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抢抓新三板发展机遇,引导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争取新增股份制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新签约企业3家,引导已挂牌企业开展做市、分层、定增、并购、股份转让等融资工作;全力做好拟上市企业的服务和维康药业上市材料报会审核等工作。
拓展引才引智渠道,加大产业聚才吸引力。充分发挥现有“国千”、“省千”和绿谷精英研发孵化的积极性,完善人才政策兑现机制和扶持资金的绩效考核制度;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类引才引智活动,以民用商业卫星等高科技产业项目为载体,快速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巩固和拓展与丽水学院、乌克兰敖德萨理工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的战略合作,争取筹建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院士(博士)工作站。
四是坚持传统产业治理和新兴产业培育齐抓,开展“转型升级深化年”活动
深入实施生态化改造,加快主导产业转型。继续抓好“四换三名”工程,推进合成革行业“机器换人”省级试点,完成15条生产线自动化、信息化改造,建设1个“机器换人”工程服务平台;新建或改造水性、无溶剂合成革生产线10条以上、超纤合成革等生产线3条以上,争取90%的合成革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制定“一厂一策”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通过整合生产要素、引导科技进步、强化金融支持、创建名牌名企等措施,力争把众益制药、必发88中心电机、闽锋化学、维康药业、中广电器、嘉利工业等重点企业培育成行业的领军企业。
依法处置“僵尸企业”,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建立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通过兼并嫁接和破产重组,盘活企业的闲置用地和厂房,促进生产要素“腾笼换鸟”;修订完善出租企业管理办法,鼓励企业入租闲置厂房;研究出台“退二进三”政策,加强对“厂中房、厂中店”的管理,让现有土地发挥最大效益,让市场充分配置生产要素。
积极扶持“高新特优”,加强新兴产业培育。重点培育以机器人产业为龙头的智能装备、节能环保装备产业,争取引进若干个有实力的国外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企业和国内机器人龙头企业;全力扶持大健康产业发展,发挥生物医药孵化器的功能,提高项目孵化成功率,缩短孵化时间;努力引进一批能在较短时间内出产能的生物医药企业;引进和发展服务外包、跨境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总部基地、众创基地等现代服务业。
五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
继续抓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断强化党建工作。统筹抓好机关党建、农村基层党建和“两新组织”党建,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在基层组织建设、推动产业转型、促进农民增收等重点工作中的作用;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纪律建设,深入学习贯彻新的《准则》和《条例》,持之以恒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省委“28条办法”、市委有关要求的落实,大兴实干之风,倡导节俭新风;坚决整治懒政庸政怠政,进一步完善上级监督检查、社会舆论监督、内部督查督办等机制。
积极推进干部人事管理改革,不断提升干部素质和能力。健全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通过邀请领导、专家和优秀企业家授课,不断提高干部统筹改革发展稳定的能力;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充实经济一线的工作力量;围绕项目推进、招商引资、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完善以问题为导向的量化考评、督查通报、对账销号等工作制度,落实派驻企业助理和干部联系企业服务卡制度;创新工作方式,通过设定目标值、限定时间点、落实责任人、挂上作战图、亮出进度表,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的各项改革,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广工业企业投资项目“零土地审批”试点工作成果,进一步深化开发区特色的高效审批改革,以权力“减法”激活市场活力;加快建设开发区网上政务和网上审批的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推进行政审批相对集中制度改革,减少审批环节,增设服务窗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行政审批服务。
六是围绕重点工作,进一步强化生态、土地、资金、民生和平安五大保障
以“五水共治”为抓手,进一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围绕生态环境“三年治理目标”,继续推进企业提高“三废”集中治理水平,重点抓好合成革废水总氮治理和废气治理;加快工业污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消灭劣五类水”行动以及治理小作坊、养殖场等各类专项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继续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利用各类先进技术加强环境质量动态检测;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等各项年度目标任务。
以低效闲置用地治理为抓手,进一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全年计划完成供地1300亩,其中工业用地800亩,商住商服用地300亩,其他用地200亩;加大力度处置闲置土地,力争在年底前基本处置完历史闲置用地;深化低效用地治理,处置低效用地600亩,启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130亩;完成农转用组件报批200亩,保障低丘缓坡试点范围外项目用地;力争动态监管率和按期交地率均达到100%,前三年新供地的按期开工率达到90%以上。
以财税体制改革为抓手,进一步保持财政持续增长。做大做优财政“蛋糕”,大力探索产业基金等市场化运作模式;启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探索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公共设施建设领域的有效机制,建立具有开发区特色的资源配置市场化体制,盘活整合现有国有资产,做大做强开发区国有融资公司,积极发展债券融资;健全对国有公司的监管机制,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制度。
以美丽城乡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改善社会民生事业。继续推进“三改一拆”、“六边三化三美”和“美丽乡村”建设,积极落实“无违建”创建和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加快拆迁农民安置工作,强化城中村、安置小区的社区化管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和教育、医疗卫生、工业邻里社区等民生项目,完善东扩区块生产生活配套,实施城市绿化、彩化、洁化、美化、亮化工程;加快江泰国际星城、国际汽车城、浙西南工贸城、南城建材城和华侨总部等项目建设,促进第三产业集聚发展;培育特色民宿和城郊农业等美丽经济,助推农民持续增收,全力办好惠及群众的各项民生工程。
以“平安南城”建设为抓手,进一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三年平安计划”,切实抓好安全生产、信访维稳、食品药品安全、消防安全、防灾减灾等各项工作;全面落实项目警长制和社会应急联动机制,严厉打击逃废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案件;开展“打霸拔钉、清净治安”专项工作,建设“天网”工程二期视频监控点,构筑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群体和重点人员就地稳控和重大情报信息预警等建设,助力全市夺取“平安金鼎”。
同志们,开发区的发展充满着挑战,也必然会遇到重重困难,但开发区的发展责任历史地落在我们的身上,我们必须勇敢地面对困难,决不言苦、决不言累,更决不庸懒、决不懈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竭尽全力建设好全市生态工业主平台和转型升级主阵地,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